武汉晚报

专业资讯 · 深度报道 · 权威发布

2025-09-14 07:33:56 记者:吕天茹

🪒IOS移动版📼电竞💿安卓最新💄百科网👸

5月26日一早,萨拉·杜特尔特悄无声息地离开菲律宾。

她没出现在副总统办公室,也没有在总统府露面,只留下一个"出访"行程的通报。卡塔尔、荷兰两个目的地,时间点刚好卡在她弹劾案开庭的前后。她走的不是外交路线,而是一条随时可以转身不归的路。

她走之前没开记者会,也没接受采访,连菲律宾媒体都只在她落地多哈之后才确认她真的已经离境。按理说,一个副总统在面临弹劾的关键节点应该坐镇国内,至少也要表态。

但她什么都没说。一个国家的副总统,在国会即将开启弹劾法庭时,选择"出国慰问劳工",这动作,不像是常规外交,更像是在做备用计划。

这不是萨拉第一次在紧要关头"消失"。几个月前,众议院推动弹劾案时,她也保持沉默。

哪怕外界一边倒地认为这是马科斯阵营的政治清洗,她也没有公开回应,只是安排了一次又一次的地方行程,避开马尼拉的政治风暴中心。她不是没看懂局势,而是早就看清了自己在这场博弈中的位置。

荷兰的那一站,才是她此行的重头戏。她不是去外事访问,而是去见父亲--已经在海牙"半流亡"状态的前总统罗德里戈·杜特尔特。

前总统自从国际刑事法院恢复对他任内"扫毒战争"的调查后,频繁出现在欧洲,却始终不正面回应ICC的任何指控。如今,萨拉亲自飞过去和他会合,正好赶在自己生日当天。这不是普通的父女团聚,而是一种姿态,一种政治信号的释放。

她站在国际刑事法院门前,没有发言,没有举牌,只是静静出现,和几名支持者一同拍照留念。菲律宾国内的媒体迅速转发,亲杜特尔特的网络账号立刻将其包装为"女儿力挺父亲"的情感操作。但这不是情绪表达,这是在测试舆论能否成为她的保护伞。

为何选择荷兰?因为在这里,她可以和父亲面对面谈未来。不是家事,而是政局。如果马科斯阵营真的不打算停手,如果参议院的投票结果对她不利,她还能回得去吗?

荷兰是ICC总部所在地,是杜特尔特的"政治避难所",也是她可能的"后备选项"。如果真有最坏的那一天,她已经提前踩过点。

萨拉不是没有支持者。南部民众、教会系统、部分海外劳工群体,甚至还有一些未表态的参议员,都可能是她的潜在防线。但她现在最清楚的一件事是:她手上的牌,已经不多了。

总统马科斯的阵营并不着急。弹劾程序启动以来,他们只是按部就班地推进,没有大张旗鼓,也没有激烈攻击。真正的杀招,是议会里那一张张沉默的选票。这是机制性清洗,不是街头斗争。

萨拉出国,是在给这些议员制造一个"她可能不回来"的印象。一个副总统如果真的准备流亡,那投票时的政治成本就低了很多。参议员们不需要为一个"逃避司法"的政客背书,也避免将来落入"保护犯错者"的框架。

她也知道,哪怕自己6月4日如期返国,也改变不了这一点。她的出访已经构成了事实上的"缺席",足以被对手利用,塑造成"躲避问责"的证据。她的每一步都像是被人设定好的陷阱,越挣扎越显得心虚。

但她还在试图反打。通过走访卡塔尔劳工群体,她在调动情绪资源;通过父女合体,她在激活杜特尔特阵营的凝聚力;通过社交媒体放大每一个细节,她在构建"受害者"形象。对她而言,现在已经不是赢不赢的问题,而是如何不输得太难看。

马科斯和杜特尔特的矛盾,不是从今天开始的。2022年竞选时,两人表面联手,实则各怀鬼胎。

选后不到一年,马科斯就开始清理内阁中的杜特尔特派系;萨拉的预算被砍;她负责的教育部遭弹劾调查。到今天,她几乎已成孤岛。她出访,是在用行动告诉所有人:我已经不再是你们系统的一部分。

她并不傻,她只是太清楚菲律宾政治的残酷。一旦弹劾通过,她不仅失去职位,还有可能面临进一步的刑事指控;一旦父亲在海牙被定罪,她的政治资本也将大幅缩水。她在做的是最坏打算的准备--而不是最后的挣扎。

这场弹劾的背后,是菲律宾现任政治势力对前朝遗产的系统性清理。杜特尔特家族曾经横扫选票,如今却要面对体系反噬的代价。萨拉能否守住副总统的位置,已不再只是她一个人的命运问题,而是整个杜特尔特家族的存亡节点。

没人怀疑她的政治手腕,也没人怀疑她的忠诚。但在这个节点上,忠诚和手腕都变得不值钱。当手中没有主动权,所有的动作都会被解读为逃避。

如果她6月4日如期返国,参议院的表决依然可能一边倒;如果她不回来,弹劾可能反而更快推进。她已经没有好选项,只能选一个看上去没那么糟的。

她站在海牙街头的照片,被菲律宾网友反复转发。有支持她的留言,也有质疑她"准备跑路"的评论。她没有回应,但她的沉默本身,已经是回应。

菲律宾政坛的旧势力和新秩序,在这个六月正面交锋。萨拉·杜特尔特的出国,不是一次常规访问,而是一场不带硝烟的告别。

也许,她自己比谁都清楚,这次离开,有可能就是最后一次以副总统身份回国。